11月23日中午,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午间新闻宣布,中国政府决定自23日上午10时起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此举当然是针对日本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覆盖东海中日争议区域和钓鱼岛,并且和1969年日本设立的防空识别区有大面积的重合。24日中国出动多架战斗机、预警机在刚设立的防空识别区内巡逻。日本、美国迅即作出强烈反应。日本防务省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并认为形势达到“一触即发”的程度。美国国防部长和国务卿均发表声明,认为这是旨在改变该地区现状的 “破坏性企图”,美国将继续加强同日本的防卫同盟,并重申钓鱼岛属于日美安全条约防卫范围。日本也紧急出动战机拦截巡航的中国战机。由此,围绕钓鱼岛日中双方的角力确实上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看上去双方军事冲突似乎有随时发生的现实可能。
为什么现在这么做?
事出的确有点突然。在日美看来中国现在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是在挑起新的事端,意在用武力改变钓鱼岛的现状。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中国选择不这么做,日本就会步步紧逼,最后迫使中国就范,连海警船维权都无法继续下去了。自一年多以前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之后,日中围绕钓鱼岛之争可以说逐渐升级,从海上到空中,对峙的烈度与日俱增,但双方都把握着底线,不使这种斗法发生擦枪走火。日本政府的态度显然越来越强硬,而且把钓鱼岛的争端扩大到把中国作为战略敌人,实行区域内的战略包围,日相安倍晋三多次在语言和行动上对遏制中国身体力行。更令中国不能容忍的是,日本通过其国防和外交部门的发言人暗示,如果中国无人机进入钓鱼岛上空,日本可能采取反制措施,被外界解读为可以击落中国无人机。另一严重事态是,11月初日本在宫古海峡部署地对舰导弹,完全针对经常出入宫古海峡进入太平洋公海进行军事训练的中国海军舰队。再加上日本拒绝就钓鱼岛进行任何对话的立场变得更加强硬。所有这些都表明日本当局逻辑是:中国正在忙于内部改革和发展的事务,此时不可能有心和日本对抗。所以,采取步步紧逼的战略可以最终迫使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就范。
日本采取步步紧逼的战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给它撑腰。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看似采取中立立场,但实际上在具体的军事和安全部署上是同日本穿一条裤子的:如美国反复重申《美日安全条约》包括钓鱼岛,美国同日本反复举行围绕钓鱼岛防卫的所谓“夺岛演习”,形成了钓鱼岛安全形势定期磋商机制,同时也在反复向中国施加压力, 要求中国“克制”,实际上是要中国吞下日本把钓鱼岛国有化的苦果。美国的这些举动含义非常清楚,那就是一旦钓鱼岛有事,美国将协同日本一起作战,保卫钓鱼岛现状的不可改变性。
谁更有胜算的把握?
首先,中国建立的防空识别区不是领空,也不意味着对进入防空识别区的飞行器要采取军事措施。因此它不是战争的前奏曲。如果日本不首先对巡逻的中国战机采取军事措施,双方不会发生任何军事冲突。但如果日本准备打,显然,中国也已经作好各种事变的准备。目前的形势发展只有两种可能性:双方在重叠的防空识别区里维持高烈度的空中军事对峙,但延续海上斗法的特点,即斗而不破。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发生军事冲突。
中国希望是第一种可能性,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的确不希望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双方发生任何形式的军事冲突,那不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可以说现在球在日本一边。日本需要一场军事冲突吗?从正常的逻辑分析,日本同样不需要军事冲突,这对急于复兴日本经济的安倍内阁来说并不是好的选项。不过从现实来看,日中发生军事冲突的土壤又是肥沃的:钓鱼岛这个火药桶没有降温的迹 象,而是走向相反的道路上;日本误判中国意图,政治军事战略全面趋于强硬,背后的战略意图是作为老牌的亚洲头号强国日本决不会认输让中国取代它的地位;美国为日本撑腰打气,把日本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棋子;两国国民互不信任的气氛达到了顶点。因此,双方在防空识别区的任何对抗稍有判断失误就会擦枪走火, 最后酿成军事冲突。人不是神,在高度对抗的情况下这类判断失误属大概率事件。
就第二种可能性来说,如果双方在重叠的防空识别区内发生军事冲突,形势会如何演变?在那怕是有限的军事冲突中,只有靠实力说话了,别的语言都是对牛弹琴。最可能的发展是这种军事冲突双方都会把它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因为这场军事冲突背后的政治逻辑是,让对方都认识到自己的强大的存在,以自身实力的理性判断来处理未来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双方的战略利益的冲突。从目前双方的军事经济实力对比看,应该说日本在海空实力上胜过中国,特别是它的海空军事装备和士兵训练都是一流的。再加上美国在日本冲绳的军 力,更加强了日本内心的优越感,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采取步步紧逼战略的基本原因。但中国也不是没有一点优势的地方,中国的导弹实力胜过日本,中国可以经得起任何打击而迅速再起,中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支持打一场较长时间的“有限战争”。更重要的是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得到国内全面支持,在士气上不比日本差。有人说,中国军队太腐败,打不了仗,甚至把现在的中国军队和晚清时战败的北洋军师相比较。这是言过其实了。中国军队有腐败问题,这不假。但中国的军事经济实力包括技术实力是不能和晚清作简单的比较的。况且不能低估中华民族在外来欺侮面前拼死一战的决心。晚清尚且要拼死一战,更何况现在呢。
中国既然敢走这一步,显然是算计好了和美国日本一起打的各种可能性。在军事实力上中国应该是无法匹敌美国加日本的,但战争的逻辑不是简单的飞机、军舰和导弹 的算术。弱势的一方也不是就一定是失败的一方,历史上,弱者打败强者的战例也经常出现。战争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士气,战略和指挥艺术的较量。在中日这场可能的军事冲突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可能的局面是没有一方能得到明显胜利结果:首先双方的军事经济实力各有强项,而且美国人心里应该明白,中日军事冲突并不符合美国在本地区的战略利益,美国只能扮演边参与边调停的尴尬角色。日本虽然在海空综合实力上胜中国一筹,但要陷入长时间的同中国的军事冲突会使日本陷入困难境地,这不符合日本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样中国有中国的优势,中国决不会让日本在这场冲突中占上峰,当然也不想让这场军事冲突长期化。这样,在防空识别区内的任何可能的军事冲突双方都会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以达到制约对方,把对自己的损害减到最小。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如果发生军事冲突,也是有限的,局部的,目的仍然是最后回到谈判桌前,通过谈判达成钓岛问题的新的平衡。
当然,既然发生了军事冲突,就永远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冲突超出了双方可控得范围,向着全面和长期的战争的方向发展。如果是那样,最后的结局就比较难预测。如果日本败了,钓岛将回归中国。如果中国败了,国内的政局将发生动荡。不过这种可能性属万一。